2023年6月14日,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交警大队民警杨学光不幸去世,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36岁。
杨学光,男,彝族,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交警大队三级警长。淘汰黄标车、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从警12年来,他在各类疑难险重中啃下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公安部、共青团中央通报表扬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被评定为“优秀公务员”5次并被授予个人三等功1次,荣立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嘉奖5次、各类先进个人3次。
【资料图】
勇挑重担:奔走千里报废黄标车
2018年8月,古城区治理淘汰黄标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交警大队重点车辆管理中队,全区1239辆黄标车的治理淘汰重任落到了中队负责人杨学光的肩上。
此后的4个月中,他主动取消所有周末,带领工作组连续奋战。“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通过不厌其烦地做群众工作,我们首先完成了城里的79辆黄标车的淘汰。”但随着工作的推进,杨学光发现余下的黄标车,要么不在丽江甚至已经跑去了省外,要么因多次转手已无法联系到车主,工作一时无从下手。
“有一辆无法联系到的大型普通客车黄标车,疑似在成都及周边组织非法旅客运输,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当时的情景,杨学光还记得很清楚,离整治黄标车的任务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但仍有少量黄标车无法取得联系,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我们仅仅知道其大概的方位,但我和另一名战友历时7天,驾车行驶5000多公里,几经周折,终于在成都找到并将其依法报废。”面对僵局,杨学光重整思路,能联系上的就及时做车主工作进行淘汰;联系不上的就通过分析车辆行踪动向后,分门别类逐个击破。
4个月下来,他带领工作组克服重重困难,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古城区实际的淘汰治理经验,随后还在全市其他县推广使用,也使全区全部黄标车的淘汰任务如期完成。
治理淘汰黄标车,还仅仅是杨学光啃下众多“硬骨头”中的一个。
脱贫攻坚:把村民当亲人
出行不便、住房条件差、群众意识落后,甚至饮用水都有困难……被抽调至古城区扶贫办参加脱贫攻坚任务的杨学光,刚到扶贫点的第一天,眼前的景象让他傻了眼。
“那段时间,我基本上都吃住在村里,每天挨家挨户走访做群众工作。”杨学光具体负责扶贫点的水、电、路、住房等民生项目改造的综合协调工作,他通过不断地走访、帮扶,亲身感受着扶贫点一点一滴的变化。
“看到扶贫点的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感受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杨学光与工作队成员为期半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圆满完成扶贫点的工作任务。
“村民们紧紧拉着我们的手不放,说不完的都是感谢的话。”工作队离开扶贫点时,很多村民到村口相送,此情此景,至今仍让杨学光动容。“有位老人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叫我去他家里做客,但一直没空去。如果有机会来城里,我告诉老人一定到家里来,但老人又总担心会给我添麻烦。”扶贫的那段时间,杨学光和村民从陌生人变成了亲人。等忙完这一阵,他打算再回村里看看乡亲们。
冲在一线,是杨学光的工作准则,除了治理黄标车、脱贫攻坚,还有抗“疫”。
抗击疫情:“阿加阿加(不要怕)”
“接到单位电话,直接就上前线了。”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丽江原有的宁静。
领了一个口罩后,杨学光带领一个增援小组的警力,匆匆赶往丽江东侧的树底疫情防控点报到。
从古城区树底防控点到宁蒗的子布河防控点,还有约20公里的路,开车半小时、走路近4小时。疫情发生后,大量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加之全市客运班线车停运,途径树底回宁蒗的返乡群众不断增多。返乡群众被送至树底防控点后,所有车辆就必须原路返回丽江城区,群众只能往宁蒗方向步行回家。
一时间,防控点登记的人员大量聚集,增加工作量和互相感染的风险。“当时返乡群众都很焦虑,担心不能及时回家,我们就多想办法、多一些关心关怀!”这最后20公里的“返乡路”,让来自宁蒗的杨学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立即向防控点临时党支部报告情况,及时联合运政等部门,采取要求出租车需将乘客直接送至宁蒗子布河卡点、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群众“返乡难”和聚集感染的风险。
“阿加阿加(彝语:不要怕)!”
“回家后居家隔离,不要出来串门了!”
……
杨学光用彝语不断地安抚着现场人员的情绪。同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他及时向指挥部建言献策:“丽江和宁蒗的进出城口,也要设立劝返执勤点,对不符合通行条件的车辆进行提前劝返,以免车辆人员往返跑!”
“自觉做好自我隔离和防护、服从临时党支部指挥、禁止扎堆就餐和相互递烟……”对待战友,杨学光兼顾“严管”与“厚爱”。
繁重的抗“疫”工作中,也有让他动容的时刻。
饱含热泪 向“洋芋车队”敬礼
“我与故乡的洋芋擦肩而过,家乡人民朴实的爱感动了我。”在树底执勤的一天下午,满载宁蒗牦牛坪村民为武汉捐赠洋芋的车队经过防控点时,杨学光流着眼泪深深地敬礼目送车队。
“今天经过的洋芋车队,让我热泪盈眶。当下,如果有一条路我不能选择,那就是后退的路;如果有一条路我必须选择,那就是冲锋的路。”夜深人静的执勤空隙,坐在金沙江边防控点的火堆旁,杨学光在抗“疫”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
“光杆司令”凭一己之力干出亮点
“客运旅游运输企业牵系千家万户,交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016年1月,杨学光被调至新成立的重点车辆管理中队,开始探索对辖区12家“两客一危”(客运、旅游、危化品运输车)运输企业、12家有校车的幼儿园,共882辆重点车辆1068名驾驶人进行系统性管理。
因警力有限,中队刚成立时只有杨学光一人,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专职管理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的模式当时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先例,之前只有交通秩序管理经验的杨学光,只能从学习文件规定、摸清车辆及驾驶人情况、建立台账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刚开始,有些驾驶人抱着‘走形式、凑热闹’的心态,让家人代学、代签等情况突出;甚至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也认为这是交警队在‘找麻烦、推责任’,工作推进非常困难。”交通事故的预防,警示教育和安全理念至关重要。语重心长地反复沟通不起作用,杨学光只能屡次在企业及驾驶人大会上“不留情面”地进行严厉批评。
渐渐地,驾驶人和企业的观念开始发生了改变,杨学光也把“两客一危”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干出了实效、干出了亮点。近年来,更是实现了辖区重点车辆“零伤亡”目标,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冷酷无情”的硬汉交警,却被游客赞誉为“最可爱的人”。
温情为民:硬汉也“可爱”
“那是我这辈子坐过的最有温度、最有幸福感的小面包!也真正体会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有一年的国庆黄金周,在丽大高速环岛执勤的杨学光,及时拦下一辆营运面包车,请其送两位着急赶飞机却因身处城郊打不到车的杭州游客到机场。
“希望帮我传递对这位交警的感谢!不单是为没延误飞机,更是为丽江交警身上彰显的人性的美善真诚!”年长的游客一回到杭州,就迫不及待地学会开通微博,专门找到“丽江交警”官方微博动情地留言。
因时间匆忙而未能留下杨学光任何信息的游客,在网上多方搜索后,正好找到一张杨学光往年黄金周在高速环岛执勤的照片。该游客又先后在网上发布了“感恩遇上最可爱的人”“感动有了回应”等状态。
杨学光同志
一路走好!
来源:丽江古城警方微信公号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